人像的测光及曝光控制
图1,当白纱占据画面大部分区域时,白加黑减是一个有效的曝光补偿方法。再曝光中,我们要兼顾皮肤与白纱的亮度控制。
类型:漫射光场景,以反光板补光
时间:8月底,上午9:35
环境:在遮蔽处的漫射光场景
相机设置:光圈f/2.5、快门速度1/600s、ISO100
相机模式:A模式(光圈优先)
曝光补偿:+0.7EV
图2、带较大的景,并在漫射的光线中稍微展现光线的层次感。
类型:漫射光场景,以反光板补光
时间:8月底,上午9:30
环境:在遮蔽处的漫射光场景
相机设置:光圈f/2.5,快门速度1/640s
相机模式:A模式(光圈优先)
曝光补偿:+0.3EV(加0.3档)
图1、图2是白纱的题材,在拍摄的阶段,使用的是漫射光的场景,然后以反光板稍微补脸部区域的光线。后期处理上只有小幅度的调整暗部,可以看到即使光圈开大到f/2.5。图1图2白纱的细节层次仍然相当丰富,皮肤的亮度不会太暗沉,整体的影像也相当柔和。
这样的初步影像,如果后期处理决定要再将肤色调亮,也是很容易的。
白沙、白衣服是最考验自然光人像测光、用光的题材之一。因为白纱的反射率比皮肤还要高,如果测光以白纱为准,那么,肤色可能会比较暗不讨喜;如果测光以皮肤为准,再让皮肤明亮些,那么可能会导致白纱过曝而没有细节。
这便是白纱与人像摄影的大挑战。只要处理好这个问题,一般的自然光人像摄影就容易多了。
三大策略解决白沙人像的拍摄
我们可以同时用如下三个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1、在拍摄时要对脸部补光,稍微提高皮肤的亮度。
2、拍摄时让白纱稍微过曝,但是白纱不可以高光溢出,在后期处理时再稍微拉回白纱的区域,反而可以得到更多细节(向右曝光的原理)。
3、后期处理时稍微再调整皮肤的亮度,这不仅不会影响白纱,还会得到比较讨喜的效果。
下面我们将讨论测光的准则
在用光的层面上,无论是巴洛克美学的用光,还是基于禅宗美学的日式风格用光,以上三个策略及方向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