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上海长宁仙霞路北侧人行道一路步行,来到靠近延安西路仙霞路路口的共享单车停放点时,可以看到这里的地面上安装了一个个醒目的蓝色圆形设备,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安全出行 规范停车”的提示语,这便是天山路街道为治理辖区共享单车停放乱象,试点使用的“蓝牙道钉”。

自2022年1月起,天山路街道试点启用蓝牙道钉智能设备,再配合原有的视频识别和蓝牙嗅探功能,共同治理辖区共享单车停放乱象。
“除了在标线停车处每隔1.5米安装一个蓝牙道钉,我们在沿线禁停区域也全面布局,它们分别发射可停和禁停信号,规范单车停放。”设备研发企业负责人介绍,“蓝牙道钉”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信号发射器,它可向每辆共享单车发送信号,即当单车接收到禁停信号后,其车锁无法锁闭,而当车辆接收到可停信号后,才可成功落锁。

天山路街道本次试点启用的蓝牙道钉可同时控制多种品牌的共享单车,打破了以往共享单车品牌各自管控的分散局面,实现由街道高效统一治理。另外,街道城运中心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蓝牙道钉的信号,让可停和禁停区域可控可变。记者从长宁区了解到,目前这两项创新技术在全市均属首例。
蓝牙道钉目前已在天山路街道辖区范围内的仙霞路北侧部分路段试点成功,不仅使沿线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行道也因此显得愈加宽敞舒适,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背后也是街道城运中心探索的治理新模式,即以“蓝牙嗅探+视频识别+蓝牙道钉”等智能终端为前端基础,以“政务微信+一网统管”为后台基础的管理新模式正在全面发力。接下来,街道将陆续在东西向天山路、茅台路、紫云西路,南北向娄山关路、遵义路构成的“井”字形道路覆盖“蓝牙嗅探+视频识别+蓝牙道钉”等智能终端信号,并将其纳入城运中心“一网统管”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以全方位、高效率治理共享单车停放“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