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大学新能源系统控制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这支团队人才济济,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均在其中,同时这支团队科研成果丰硕,先后斩获多项国家级大奖。团队长期致力于立德树人和科教兴国,取得了突出业绩。
山东大学新能源系统控制教师团队,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新能源重大战略需求,建成了“人才-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的教研团队。团队现有成员近30人,培育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山东十大师德标兵各1人、长江杰青5人、四青人才4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均排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排1),团队负责人张承慧带领团队入选“新能源发电与高效节能系统优化控制理论、技术及应用”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建立“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团队长期致力于立德树人和科教兴国,取得了突出业绩。
做好团队,先做好教师
党建统领做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师德师风:党建统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把“支部建在团队上”,党员教师攻坚克难做表率;开设“负责人开讲第一课”,讲授“怎样做合格教师”,引导教师学会“一讲三做”(讲政治,做人、做事、做学问);建立“教师德业成长档案”,做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团队入选2021年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团队成员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校“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心目中的好导师”等。
创新教育教学体系,教书育人深度融合
面向国家对自动化创新人才的多元化重大需求,紧扣自动化专业系统性、实践性、时代性、交叉性特点,提出了“厚基深融、学养兼修、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工程应用、技术发明、工程科学三类高素养创新人才为目标,重构并实施了“三纵三横”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教书与育人深度融合一体化。该体系是对我国自动化教育的系统性和构架性改革探索,富有创新性,实施效果显著,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均排1),团队成员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是年全国仅6人)、山东省教学名师等。
掌握高精尖技术,走在全国前列
面向国家能源和环境重大战略需求,针对新能源系统控制共性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难题,团队展开系统性创新研究。发明了大功率光伏精准并网和高效运行优化控制技术,攻克光伏降本增效扩容难题;发明了高压大容量电能质量控制技术,攻克新能源电网谐波污染难题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第1)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建成“新能源和高效节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营造良好团队氛围,创建富有创新活力团队
长期坚持引育并举,营造“学术至上、学者至尊、学术自由、学科争优”的团队文化氛围,形成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人才发展-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五位一体的学术共同体和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的新能源系统控制创新团队。成功培育长江杰青5人、国家四青人才4人,团队2018年入选“新能源发电与高效节能系统优化控制理论、技术及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016年“复杂工业系统能量优化与先进控制”教育部创新团队验收优秀,获滚动支持。
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山东大学、山东教师队伍。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