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153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农户在种植作物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和要害的侵袭。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种植作物中不可避免的,而他们最先表现的区域就是植株的叶片,叶片会发生发黄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会让很多农户紧张,因为如果管理不当,叶子的发黄就会影响植株的产量和质量。
植株的叶片发黄其实是一种预兆,也是一种警示。本身葱绿的叶子变成黄色,如果盲目的治理不光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失态扩大化。
不仅解决不了叶片变黄,反而会错过预防和治疗的最佳期。所以叶片变黄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一、造成叶片变黄的原因
诱发作物叶片变黄的原因有很多,跟土壤、温度和湿度等都息息相关。如果不去了解叶片变黄的根本原因,是无法有效治理的。
1、土壤过于干旱造成的黄叶
如果土壤过于干旱,会使其植株的叶子变黄。最明显的症状是顶部的新叶不会变黄,反而是下部的叶子开始变黄。这是因为新叶争夺水分,造成底部叶片的变色和老化。下部分的老叶会从叶边和叶鞘开始变黄,最后萎蔫枯死、掉落。
2、土壤积水或者湿度过大
田间有积水或者湿度过大会造成作物的沤根黄叶。种植作物浇水是要适量的,如果土壤的湿度太大,形成了积水,会影响作物的吸氧量,容易造成缺氧窒息。
多于的水分在土壤中残留、堆积会让其根部无法呼吸,吸收养分也会受到影响。它所表现的叶黄具体是从顶部开始的,会由鲜绿色变为暗黄色,光泽度也会降低。长此以往,顶部新稍嫩叶不光会暂缓生长,还会萎枯。

一些阴雨、雨雪的天气,太阳被遮挡。这对植株的生长是不利的,比如在冬春季等,如果植株的种植面积过大,光照不足也是造成叶黄的原因之一。
因为光合作用能促进二氧化碳的生成,促进叶绿素的产生。一旦离开了太阳,氮肥使用过量,黄叶就会因此而产生。最明显的特征为茎秆变细变弱,嫩叶变黄变薄。同时坐花坐果数量变少,如果不及时治理,还会出现叶片落叶、落果、落花的现象。
4、高温强光造成的黄叶
一般高温强光的状态下也会造成黄叶。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由于温度过高,天气炎热,光照也会变强。如果此时作物被强光照射时间过长,温度又过高的情况下,会造成植株的灼伤。
因为强光和高温会使植株的内部水分流失,产生脱水和萎蔫的现象。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嫩叶叶尖与叶缘出现焦枯的现象。叶片颜色也会发生变化,由绿变黄、变白。这种灼伤病会使植株的叶子发生黄化脱落。

除了上面四点以外,土壤的温度也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叶子的发育。比如土温过低,在冬季或者早春的时候,过低的土壤会影响根部营养的吸收,根系的活跃度降低,根部也会变得很虚弱。
于是便影响了营养的输送,诱发植株叶片的发黄。一般由于土温过低造成的黄叶,发病速度会很慢,一般也都会发生在新嫩叶上,最为凸显的特征就是新叶嫩梢萎蔫变黄。
6、药害造成的黄叶
想要作物健康生长,离不开药剂的喷洒。但是如果使用药剂不合理,就会适得其反。喷洒杀虫剂、除草剂等如果用量过大,浓度高,也会导致植株的黄叶。这是一种药害的表现,受害的叶片会在局部出现斑驳状。时间长了形成枯斑病,影响植株的整体生长。
7、微量元素缺乏造成的黄叶
叶片上如果发现叶片变色,但叶脉颜色未变。或者是植株下部老叶先退绿又变薄、变白、变黄最后形成枯叶的症状都是因为微量元素的缺乏。使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这些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一些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有关。
8、病虫害造成的黄叶
最后一种变黄的原因跟病虫害有关,这种变黄的原因是最为多发和常见的。一般引起黄叶的虫害有地老虎、蚜虫、金针虫等。它们喜欢吸食叶子的汁液,使其作物出现发黄的症状。
二、农户该如何有效的解决作物的黄叶问题
作物发生黄叶现象,是不容忽视的。找到解决的方法,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处理,才能让作物健康长大,产量也不会受到影响。
1、掌控好浇水的灌溉量
因为干旱造成叶黄,就要掌控好浇水的量。可以按照见干见湿、干透浇透的原则进行,这样不光能避免水分过多,还能使水分充足,促进根系生长。
2、做好防强光处理
夏季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光照过强。所以一定要掌控好日照时间,不要过长。并且利用一些辅助设备,防止光照时间过强。比如遮阴网、遮阳棚等。或者也可以采用淋水降温。同时还应注意及时通风,防止气温过高。
3、注意土壤的保温
对于土壤温度的过低,要做好保温工作。特别是在降温前的2-3天,及时做好地面覆盖的保温工作。
可以适当的铺盖一些稻草、施撒农家肥等。也可以进行田间行垄空荡处熏烟驱寒,还应增设电热风、增温炉。或者采用地膜覆盖等方式让如让变得暖和起来,起到增温和保温的目的。有效的做到防寒和防冻。
4、合理用药和施肥
还要合理的用药和施肥,严格按照说明书喷洒农药和施肥。注意使用浓度和用量,同时也要注意温度的控制,不要在30度以上,大风天气更不适合。
使用肥料上,要注意多种肥料配合使用。有目的的补充微量元素,给土壤与作物补充较为全面的营养元素。合理喷洒叶面肥,喷施尿素水、硫酸亚铁、硫酸镁、硫酸锌等达到缓解黄叶的目的。
作物生长过程中,发现黄叶不要慌。科学治理,”对症下药”。了解黄叶的真正原因,知道不同原因黄叶的不同表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施肥和用药上,掌握比例,科学搭配。
特别要注意氮肥的使用,做好强光的处理,掌握好日照的时间。做好植株和土壤的防寒防冻工作才能有效的解决植株黄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