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讲为什么夏商周都能持续500年以上?大部分社会问题都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和生产资料的分配与再分配问题。抛开分配制度来讨论问题就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先秦时期华夏民族对中原大地的控制实际上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即控制着据点城郭,管理着据点附近的“国人”,然而在这些据点之间仍然有着大量的“野人”以及他们的土地。这些“野人”是不属于华夏文明管辖的,直到东周晋国吕省“作爰田”、“作州兵”时才把他们纳入管辖。
所以当“国人”的生产资料(耕地)出现分配问题的时候,只要去“野人”那里抢土地就行了。然而到了汉朝以后,汉族人的核心耕种区基本上都已经完成占领了,自此以后在每一个朝代中,随着人口进行增长与土地的兼并,生产资料的分配问题就会逐渐突出,从而产生了大约每两三百年的朝代兴衰周期,主要朝代(汉唐宋明清)的,皆不外乎土地制度的崩坏。
当时没有国家概念,由于农耕技术不发达,很难从中分离出奴隶和士兵,通俗来说农民能养活的只有他自己和家人,自然无法发生大规模战争,没有战争就没有国家概念,后面有了水稻稗子等主粮后人口爆炸,出现了奴役和征服。周朝的话,最离不开的应该是井田制,限制了私农的发展,人口自然也上不去,人口上不去自然没有精力发动大规模战争。
史前文明不只是历史,还很有可能是机密,死海古卷等,得出的东西可能会影响整个人类社会。关于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其一,人们的有史文化刚开始不久,人们之间交流少,沟通少,对于统治剝削压迫反抗少。其二,做为统治者的国君,大夫,由于国家机器产生的时间也短,还不够完善,他们对人民大众的统治剝前压迫相对还比较轻,所以他们的统治就延续的时间长。
尧、舜基本上还是平民国君,他们的生活和普通百姓没有两样,都参加着生产劳动。大禹治水比普通百姓还要辛苦得多。压迫少,反抗就少。但也不都是这样,夏桀王,啇纣王压榨人民,当然人民就要反抗推翻他们。夏商周时期生产力不够发达,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夏商周还是出于部落文明到封建文明的过度时期,内部来说政治组织形式简单,百姓信仰单一,皇帝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各个部落地区基本都是自己管自己,皇帝的好坏对王朝百姓影响不大,外部来说王朝在名义上要抵抗西北的突厥等游牧民族入侵,南部的百越等未开化的人需要同化又有竞争优势,三个王朝的内外部优势比较明显,所以能够有较长的统治时间。
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百家争鸣,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各个地方的诸侯势力反而超过了王朝的统治势力,那么就离分崩离析就不远了。夏朝只有470年还不包括后羿寒浞时期,真正统治时间不会超过450年。商和周应该是都超过了800年,但是商和周只是当时中国若干个大国中间的一个算不上王朝。大概就是古希腊中的雅典和斯巴达用于统治希腊大部的提洛同盟与伯罗奔撒同盟,甚至于连盟主地位都不如而雅典王国加共和国大概存在600年,斯巴达王国存续近900年。